传统端午节的文化内涵
传统端午节的文化内涵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与春节、清明、中秋并称为中国四大节日。
2024年6月10日端午节这一天,德宝轩书画艺苑应邀参加了在河北省习三博物馆举办的“传承文脉,守护匠心”民间工艺文化活动,并向游客展示木版年画印刷术,让游客亲自近距离体验中国古老四大发明的印刷术。
同时河北省礼规文化发展中心曹兴发老师应邀向来参观的中小学生,以及大学生在习三博物馆讲解了端午节的由来,和端午节的民间习俗。
端午节的由来
在古代,端午节是一个重要的节日,人们会在这一天举行各种祭祀活动。据历史记载,端午节的祭祀活动主要包括祭祀龙神、祭祀祖先、驱邪避瘟等。
端午节的祭祀活动是端午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古代人们对自然和神灵的敬畏和崇拜,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
中华民族被称为龙的传人。
龙的特点:能伸能屈,海陆空都能纵横驰骋,变化无穷,能与时俱进,永续发展。
神龙见首不见尾。
龙在中国文化中代表勇敢、智慧、尊贵和力量。
反映了中国古代人民对自然的尊敬、崇拜,以及与自然万物和睦和平和谐相处、共生共存的观念。
关于端午节从纪念屈原开始,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有明确记载;也有的地方纪念孝女曹娥,纪念伍子胥等;现代也有纪念女诗人秋瑾。
总之,端午节纪念的人物和传说多种多样,都体现了中华民族对忠诚、孝心和正义以及正能量的弘扬。
在节日的氛围中,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教化和熏陶。
端午节的习俗因地域的不同多种多样,主要有:
赛龙舟,食粽子,挂艾草与菖蒲,聚午宴、端午浴(兰浴)、放纸鸢、荡秋千、佩香蘘、赠香扇等。
端午节临仲夏,由于天气燥热,瘟疫病毒易流行,加上蛇虫繁殖易咬伤人,很多端午习俗都有“驱邪”及“祛瘟防疫”的内涵。
悬钟馗像是端午节一个重要的习俗。
据北宋沈括《梦溪补笔谈》记载:唐明皇开元,自骊山讲武回宫,疟疾大发,忽梦二鬼。小鬼窃得皇上玉笛及杨贵妃之紫香囊奔逃,大鬼乃捉小鬼刳其目,然后擘而啖之。
唐明皇喝问,大鬼道:“臣为钟馗,即武举不第,誓与陛下除天下之妖孽。”
唐明皇醒后疟疾痊愈,便招画工吴道子,嘱其按梦中情景画钟馗捉鬼图,吴道子挥笔即成,明皇见后与梦中一模一样,惊叹不已。通令天下于端午时,一律张贴,以驱瘟疫避邪魔。
健康之道,欲正其身,先正其心,欲正其心,先正其魂。
要牢固的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的观念。自然界是包括人类与一切生物共生共存的摇篮,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建设自然就是造福人类,要倍加爱护和保护自然,尊重自然规律。
端午节习俗的核心主要体现人与自然和平和睦和谐、共生共存命运共同体的关系。
2006年5月国务院将端午节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8年起被列入国家法定节假日;
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端午节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端午文化在世界影响广泛,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也有庆祝端午的活动。
我国历史上对周边国家的影响力巨大,又或者大量的华人移民,现在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也都过端午节。
比如日本、韩国、琉球地区、越南、新加坡以及一些华人聚居的地方。
“韩国端午”,在2005年11月25日成功申报的“江陵端午祭”。消息传出后国内群情激奋,很多人甚至觉得韩国人抢了中国的端午节。而且韩国的“端午祭”也是在五月初五,并且也未影响“中国端午节”于2009年申遗成功。
江陵端午祭的江陵都是从中国引进的。公元前109年(汉武帝元封二年)汉武帝48岁,古江陵士兵被派驻5万到朝鲜半岛的江原道,是江陵建城的起点。
荆州市,古称江陵。
2000年韩国前总统卢泰愚来中国祭祖,不仅坦言根在山东,还自称姜子牙后人。
中华民族是一个节日非常丰富的民族。
比方说: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已成为中华民族共有的认知文化系统体系。
“ 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
二十四节气包括: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中国传统节日主要有:春节(正月初一)、元宵节(正月十五)、龙抬头(农历二月二)、上祀节(农历三月三)、清明节(阳历四月五日前后)、端午节(农历五月五)、七夕节(农历七月七)、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重阳节(农历九月九)、冬至节(阳历12月21~23日)、腊月二十三的祭灶、除夕(年尾最后一天)等。
为什么中华民族的节日这么丰富呢?
中国传统节日 是中华民族 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着礼义文明深邃的文化内涵和对自然崇拜、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人文精神。节日的仪式表达着节日的隆重和庄严。心怀敬畏,方行之高远。中国是礼义之邦的文明古国,传统节日的形成是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 长期积淀 凝聚的过程,涵盖了原始信仰、祭祀文化、天象与历法等,还承载着文史哲、音体美、数理化、天地生等人文与自然的情怀。
中华民族的信仰是什么?
据现代人类学、考古学研究成果表明:人类最原始的两种信仰:一是天地信仰,一是祖先信仰。天地祖先信仰产生于人类对自然界和祖先的崇拜,感恩天地和祖先的恩惠与恩德。
原始信仰与祭祀文化是多数传统节日形成的重要因素。
中华民族被称为文明古国,礼义之邦。传统节日蕴含着厚重的礼义文明。
钱穆先生说:礼是中华文化的核心;体现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和文明特色。
故礼之兴也,文化兴也,民族兴,国之必兴也。
道德仁义,非礼不成。
最大的礼,莫过于祭祀天地祖先!礼的落实就叫孝。
不孝者生于不仁,不仁者生于丧祭之无礼。《孔子家语·五刑解》
《礼记·祭统》说: 崇事宗庙社稷,则子孙顺孝。尽其道,端其义,而教生焉。“祭者 教之本也已。”
意思是说:要想子孙孝顺,则要祭祀天地祖先。祭祀祖先要有敬畏之心,真心诚意,要尽心尽责,这样才起到教化的根本作用。
今天我们这个时代就是把这个最根本的教育给丢失。所以才出现家庭不和谐,子女不好教,子女不孝顺,甚至叛逆等等。
《礼记·祭统》: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礼。礼有五经(诗书礼易春秋),莫重于祭。祭者教之本也已。
《礼记·仲尼燕居》记载,子曰:礼者何也,既事之治也。君子有其事,必有其治。
礼起什么作用的呢?礼就是治理各种事情,化解各种纠纷、矛盾、冲突、烦恼、郁闷。无论有什么事情,必有其治。
《礼记·经解》:夫礼,禁乱之所由生,犹坊止水之所自来也。
礼是防止各种患难,就像防止水流来一样。防止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礼,可以防患于未然。教人懂得防微杜渐,把问题消灭在无形的 萌芽状态。
《礼记·经解》说到:故礼之教化也微,其止邪也于未形,使人日徙善 远罪而不自知也。
礼的教化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是无形的,是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是防微杜渐,把问题消灭在无形的 看不见的萌芽状态。使得一个人弃恶从善,改邪归正,革故鼎新,浪子回头,迷途知返,弃暗投明,痛改前非,悔过自新而不自知。是无为而无不为的教化!
司马迁说:夫礼禁未然之前,法施已然之后;法之所为用者易见,而礼之所为禁者难知。
贾谊《治安策》:凡人之智,能见已然,不能见将然。夫礼者 禁于将然之前,而法者禁于已然之后,是故法之所用易见,而礼之所为生难知也。
法的作用看上去明显,但没有解决根本问题;礼是从源头上 解决了根本的问题。
礼仪三百,威仪三千。礼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也。 礼于心则心安,礼于身则身健,礼于家则家和,礼于国则国泰,礼于天下,则兴平。
所以,人无礼,无以立;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有礼者敬人,敬人者,人恒敬之;有礼走遍天下,无礼寸步难移;
人无礼而不生,家无礼而不兴,事无礼而不成,国无礼而不宁,天下无礼则乱。礼是修齐治平的大经大法。莫道世事难如意,人间正道是礼规。
所以礼,具备高瞻远瞩,居安思危,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警钟长鸣,有备无患 ,引以为戒。可以绝处逢生、逢凶化吉、化险为夷、转危为安、妙手回春
礼告诉我们:明者,见危于无形;智者,见祸于未生;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民俗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是一个国家民族的原生态文化,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是沟通个体与群体、各种基因、信息场和睦相处的媒介,是民族的“文化之根,和谐之魂”。上薄拜神教,下方拜物教,止物不以为武而以文明,人文也。君子以为文,百姓以为神,以为文则吉,以为神则凶。
《孔子家语》记载:鲁公索氏,将祭而亡其牲。孔子闻之曰:“公索氏不及二年将亡”,后一年而亡。门人问曰:“昔公索氏亡其祭牲,而夫子曰,不及二年必亡,今过期而亡,夫子何以知其然?”孔子曰:“夫祭者,孝子所以自尽于其亲,将祭而亡其牲,则其余所亡者多矣。若此,而不亡者,未之有也。”
三千年前,我们的先人就已深刻地认识到“国之大事惟祀与戎”。
一个时代越文明,祭祀就会越发达。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回溯源头,探寻传承。
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
文化自信,文化自觉,文化自尊,文化自强、文化自律。
新时代、新民风,传统节日,探寻传承,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只有在认识民族自我的同时,才能超越自我,永恒发展。
复兴中华文明,我从哪里来,认祖归宗,人类最早的原始信仰——天地祖先观念,回归民族的精神家园,找节点,续传承!在民间,方兴未艾!如火如荼!在百姓中蔚然成风!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人民的精神家园,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是中华民族屹立五千年不倒的力量源泉和精神支撑。文而化之,化而文之,文物化成;文脉与文象是天地人伦的交响;集中体现了国家和民族的品格。包含了一个民族共同价值情感基因的凝结,同时又昭示了慎终追远回归未来神圣的形而上的生命终极精神家园途经和自然崇拜民俗信仰情结形成的向往与敬畏。
文化是生命,生命是文化;是古人的,也是现代的;是历史的,也是未来的!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